用“琵琶之夜”为首届国乐之春画下句号的创意,要从琵琶这件有着“民乐之王”之称的乐器说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在音乐文学史上横绝古今,让很多读诗之人未亲炙琵琶,仍为之触动。
琵琶不是先秦固有的乐器,而是4世纪传入中国的外来乐器。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记载:“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这句古文的意思是:向前弹出的动作称作“批”,向后挑进的动作称作“把”,这是根据“前推后挑”演奏动作的中和特点而得名“批把”。“琵琶”二字从“六书”规律看,上方两王并立,应是表意两玉相碰,下方则是碰撞的声音,于是得名“琵琶”。
琵琶是拥有最复杂指法的中国乐器,与之相较,其他都只能瞠乎其后。多变的指法使琵琶拥有了极广的表现幅度,允文允武,所谓“文套写情,武套状物”,文套中大家所熟悉的《塞上曲》等注重抒情,以左手的行韵带出内心感触,而如《十面埋伏》一类的武套,则为叙事体,以右手指法完成各种叙事状物的描写,呈现如史诗般的画面。此外,琵琶还有一类乐曲叫做“大曲”,如《阳春》《灯月交辉》等,亦文亦武,接近于纯音乐的表达。
琵琶亦是影响阶层最广的乐器,宫廷音乐尤其是唐代乐舞以琵琶为首乐,宫廷之外,历代文人阶层的音乐活动中亦有琵琶的影子,而在民间,福建南音、潮州弦诗、河南板头曲、山东筝曲、江南丝竹乃至广东小曲,但凡重要的丝竹、弦索音乐,琵琶都扮演一定的角色。
琵琶自身的表现力之强及其社会影响力之广同时决定了这件乐器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想要感受“民乐之王”的无限魅力,“琵琶之夜”的舞台绝对不容错过!